我國將建成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 再生能源 資源綜

摘要:我國從2011年開始在國內開展碳交易試點。2020年9月,中央確定了3060目標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加速推進。近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落地上海,注冊登記系統設在湖北武漢。目前...

我國從2011年開始在國內開展碳交易試點。2020年9月,中央確定了“3060”目標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加速推進。近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落地上海,注冊登記系統設在湖北武漢。目前,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已通過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基本完成配額預分配工作。全國碳市場在今年6月底正式啟動后,按照配額發放規模計算,我國將超過歐盟和美國等,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
 

 
據生態環境部在5月2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全國碳市場覆蓋排放量超過40億噸,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碳交易市場包含兩類基礎產品,一是政府分配給企業的碳排放配額,二是核證自愿減排量 (CCER)。CCER全稱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是經國家發改委備案并在國家注冊登記系統中登記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一些自愿碳減排的新能源企業可在政府備案,經認定后取得CCER,按照1:1的比例替代碳排放配額,且價格較碳配額便宜。碳交易涉及可再生能源及再生資源領域,目前,CCER已審定項目2871個,減排量備案254個共約5000多萬噸。其中生活垃圾焚燒CCER審定項目114個,已備案24個,減排量備案5個約55萬噸。
 
 
系統正式上線后,將依托上海成熟的綠色金融和資本市場體系,推進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金融化探索,進一步增強市場價格發現能力。近日,國家發改委出臺了《“十四五”時期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繼今年《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之后,進一步明確公用事業價格調整方向,提出全面普及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提升污水處理價格、繼續完善綠色電價等,將理順固廢全產業鏈、污水處理等環保子板塊的長期商業模式。目的是建立“使用者付費”的價值導向。
 
 
在城鎮醫療廢物、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項目方面,中央資金支持標準按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分別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15%、20%、25%、25%控制。其中,縣級地區醫療廢物集中處置項目按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分別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40%、50%、50%控制,單個項目支持金額5000萬元。

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0371-60136658

關注我們

官網公眾號

Copyright?2009-2020 版權所有 豫ICP備11013246號-1 客服熱線 0371-60136658

沃特節能智慧與信息化部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视频